我觉得嘛 给他们列出一系列步骤就好了
第一,打开电脑
第二,打开浏览器!就是那个蓝色的东西,打开的方法有两种 双击和右键点击再左键确认!
第三,在地址栏里面输入 “南昌教研网的网址http://www.ncjy.cn/” 再按回车
这样就进去了
第四, 然后就.......我就不知道你具体到到网站的那个地方去了
把东西写在黑板上 小学生一步一步来 就ok了吧 现在的人都很聪明的 应该不难
网站介绍
南昌县教育信息网是由南昌县教育局主办的负责建设和管理,服务于全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南昌县教育信息网下设教育概况,新闻中心,政务公开,教育教研,教育技术,师资培训,招生考试,体育健康,素质天地,教育专题。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如今,南昌县教育信息网已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门户网站。
南昌县教育体育局各职能机构简介
办 公 室 职 能 -
职能:综合协调并办理局机关重要政务和事务;负责对全县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政策性调研,起草教育体育规章草案及重要文稿;负责县级教育体育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和处罚引起的听证,并代表教育体育局进行行政诉讼工作;负责局机关公文运转及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和县级教育体育工作会议1的组织安排;负责县直单位的党建工作和中小学校级干部的考察、考核、教育培训等工作;负责教育体育新闻宣传和文秘、信息、信访、档案、保密、印鉴以及其他需要综合协调办理的工作。
负责人:李晓华
联系电话:0791-85712148
- 人 事 科 职 能 -
职能: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及中小学的干部人事、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劳动工资、机构编制、人事档案、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资格认定、表彰奖励、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工作;指导与协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 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规划并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体育人才引进和交流;协助办公室做好局机关和全县中小学校级干部的考察、考核等工作。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中小学医保、社保等工作。
负责人:万友保
联系电话:0791-85714049
E-mail:renshigu@ncxe.cn
- 综 治 监 察 科 职 能 -
职能:负责教育体育系统的违纪问题的调查和处理,承担有关教育体育法律事务和教育体育系统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并指导系统的社会政治稳定、中小学和局机关的安全保卫、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指导、督促局直单位和中小学协助公安司法机关侦破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经济案件等;负责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及其灾害事故;完成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交办的工作。
负责人:涂 彦
联系电话:0791-85728151
职能:负责全县教育体育经费计划编制、学校财务管理、经费筹措、教育体育贷款和教育体育统计监测工作;负责并指导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中小学的规划、基本建设立项、投资计划以及大型(量、批)教育设备(装备)的审核(定)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拟定教育收费项目、标准等工作;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务检查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负责管理中小学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的发展工作;负责全县教育体育信息统计、分析等工作。
负责人:张海珍
联系电话:0791-85725562
职能:统筹管理全县基础教育工作和重点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文件和评估标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审定中小学教材、资料的征订、使用;指导幼儿教育、残疾少年儿童的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等;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和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实施全县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统筹管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籍;综合管理全县社会力量办学工作;拟定全县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和规章;规划并指导全县社会力量机构教育教学改革;审批全县社会力量办学教育机构,对全县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指导、管理和检查评估。
科长:罗瑞南
联系电话:0791-85714080
E-mail:jiaoyugu@ncxe.cn
- 督 导 室 职 能 -
职能:负责对全县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对全县“两基”的实施和巩固提高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
副主任:吴成罡
联系电话:0791-85728171
- 教 育 工 会 职 能 -
职能:教代会制度建设及校务公开工作。目的是推进学校政治建设进程,依法开展工会在 学校工作中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活动;以履行工会维护教职工会法权益为首要工作。结合社会焦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说话维权;坚持不懈抓好对弱势群体教职工的扶贫帮困、送温暖工程;开展建功立业、岗位练兵,提升素质(师能)活动,创建知识型、学习型、竞争型、创新型的教职工会员队伍;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构建教职工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精神生活;积极协助党政做好教退协及若干部工作。
副主席:邹闯
联系电话:0791-85724460
- 体 育 科 职 能 -
职能:负责制订、组织实施全县群众体育工作和少儿体校的计划和规划以及负责制定全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发展规划、布局和全县性体育竞赛计划,组织指导综合性和单项运动会,负责落实承办全国、全省、全市体育竞赛的业务工作;负责指导、检查乡镇群众体育工作和中小学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负责指导、督促、检查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和农村的体育工作;负责全县体育社团的业务指导;组织实施全县性的群体活动;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岗位培训、负责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的开发和管理;负责全县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岗位培训、考核、等级审核、申报和运动员的等级申报、审核工作;负责全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组织。
副科长:张超
联系电话:
- 电教站职能
职能:负责全县教育系统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实验、电教、图书、体美音仪器装备计划、采购、发放和管理工作,指导管理中小学的教育技术信息化、实验、电教、图书、远程教育工作,并开展相应的检查,指导和评估。负责学校教育技术队伍的建设、管理,组织业务培训和进修;负责管理全县教育技术工作的技术指导、网络维护和教体信息网的日常运行;组织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和实验。
站长:李小全
联系电话:0791-85725601
职能:南昌县教研室是由南昌县教育体育局设置的承担全县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教学评价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南昌县教研室是在南昌县教育体育局领导下进行工作,同时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的业务指导。南昌县教研室单独建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教研室职能包括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四项。在新课程实验的大潮中,我们力求以结合实际、推广经验、服务教学、促进课改为宗旨,在对全国尤其是教育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学习归纳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县的课改模式,为我县教育教学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主任:衷凤根
联系电话:0791-85712768
职能:南昌县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为“南昌县高招办”)是南昌县人民政府常设办事机构,归口南昌县教育体育局管理。主要负责南昌县辖区内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宣传、报名、资格审查等工作;负责南昌县辖区内的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参与省、市成人高等教育考试和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录取工作;负责落实国家教育部、省市高招委及省、市高招办有关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及交办的各项工作。
主任:黄春源
联系电话:0791-85736865
- 进 修 学 校 职 能 -
职能:南昌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以及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属师范性质的学校。南昌县教师进修学校单独建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校在南昌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具体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接受上级师资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负责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考试以及继续教育证书审核验印。负责对全县中小学的校本培训进行指导、督查与评估。培训项目包括教师岗前培训、全员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小学校长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等)、教师学历提高培训等。南昌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与南昌教育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电大联合办学开展学历提高培训工作。此外,南昌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选送教师参加上级培训机构的各类骨干教师培训以及组织中学校长参加上级培训机构的各级各类校长培训。
校长:肖学华
联系电话:0791-85724688
一、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南昌大学 共青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http://www.ncupyh.cn/(rfzrpe55vtpzlc45x42rxu55)/default2.aspx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简介
南昌大学 共青学院是一所工、文、教、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独立学院。学院地处庐山南麓,鄱湖之畔——江西省共青城市,占地面积1041亩,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
学院办学始于1985年,原名为“江西大学共青职业学院”,时任************胡耀邦同志亲自为学院题写院名。1991年,学院更名为“江西大学共青学院”。1993年,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成立 南昌大学 ,学院遂更名为“ 南昌大学 共青学院”。2002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成为一所本科综合独立学院。
南昌大学 共青学院主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人才。学院根据办学实际,形成了以目标为引领,统一思想;以问题为导向,改革创新;以人才为根本,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掀起了激发潜能和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中开展有效教学内容研究和实践活动,在学生中营造激发学生潜能的途径和环境,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将教风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在教师中开展各类先进人物评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学院现有在校本、专科生8000余名。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荣获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红点概念设计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第七届华帝工业设计大赛金奖,“欧迪芬”杯中国内衣设计大赛总决赛金奖。有50余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学院连续十二年荣获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高职专科组团体一等奖。
学院现设有经济贸易系、中文与教育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工程技术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艺术与设计系和公共课教学部共8个教学单位,下设34个教研室,开设有17个本科专业及20个专科专业,设有艺术与设计研究所。
学院不断创新工作内容,荣获江西省独立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实践创新成果一等奖。学院先后荣获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南昌大学 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共青城市先进党工委称号。
学院学风优良,校园和谐稳定。荣获九江市文明单位和共青城市法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九年被 南昌大学 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组织单位,连续八年被共青城市评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获得 南昌大学 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获得 南昌大学 消防先进单位。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是学院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与追求。 南昌大学 共青学院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务处官网入口地址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www.ncupyh.cn/(1fqi5j45nqklbh450lt14qjj)/default2.aspx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务处电话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在哪里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
饶文斌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中国教育科技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特殊教育协作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特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昌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昌市职高协会理事。曾获得全省优秀青年教师、南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昌市优秀工会干部、南昌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个人、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教育系统“青年优秀教师”等荣誉。2004年主持的课题《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考试评价研究》被批准为江西省“十五”规划2004年重点课题,并于2006年元月份顺利结题。多篇论文在省、市级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在国家、省、市教育专业刊物上发表。
张景华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现南昌市启音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兼任江西省教育学会特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昌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先后获得江西省特殊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省教育学会首批学术骨干、江西省首批特殊教育学术骨干,南昌市优秀教师等荣誉。1999年以来,有《聋校职教毕业后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等11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现代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江西教育科研》以及《南昌教育》等国家、省、市教育专业刊物上。有《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特殊教育工作发展研究》等10余篇文章在中国教育学会、江西省特教专业委员会、南昌职教学会等各级专业学会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一、二奖。另有多篇文章在全国特殊教育会议上交流。 2004年主持申报的课题《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考试评价研究》被批准为江西省“十五”规划2004年重点课题,并于2006年元月份顺利结题。2007年个人主持申报的课题《聋校职业教育与普校职业教育的融合研究》被批准为江西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
张 俐 中共党员 大学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从事特殊教育23年,曾任教聋儿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学校办公室主任,兼任职高语文教学,现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总务后勤及综治工作。曾连续荣获江西省特教教学竞赛一等奖;参与多个省级、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在省特教会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并在国家、省、市教育专业刊物上发表。。92年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97年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学骨干;99年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000年通过选拔,参加了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1年评为南昌市劳动模范;2002年评为市教委“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2003年评为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评为南昌市宣传文教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入选南昌市“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市进行巡回演讲。南昌市第九届党代会党代表、江西省第十二届党代会党代表。
聂嘉龙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1988年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语文老师、班主任、聋童听力语言训练老师,近年来担任高三毕业班语文老师,聋生高考升学率达90%。工作中积极探索聋教育教学规律,自觉学习特殊教育前沿理论,并运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效果显著,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曾经获得南昌市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参与或主持省级市级8个课题的研究,如2004年参与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特殊教育学校考试评价研究》的研究,主持《聋校职业教育与普校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研究》。独立撰写的十几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夏 敏 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分会会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一九九九和二零零五年曾先后两次被南昌市教育委员会和南昌市人事局评为“南昌市优秀教师”。二零零七年被评为江西省特殊教育骨干。论文、书法绘画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省、市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论文《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聋校书法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在全省优秀电教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在南昌市优秀电教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在全国第二届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中获三等奖;论文《浅议美术教学中聋童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在全国第二届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中获二等奖、在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在南昌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上获一等奖;论文《浅议书法教学中聋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在全省特教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论文《抓住关键优化过程提高书法教学质量》在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华东大区第六次年会评审中获三等奖;在第二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作品大赛中荣获粉笔字、钢笔字二等奖,毛笔字三等奖。辅导的学生曾多次在全国、省、市的各级各类美术、书法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多次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
潘国红 大学本科文化,中学一级教师。1992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聋教育专业毕业,分配到启音学校工作。参加工作的15年来,做了15年的班主任,15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积淀,对事业无悔的追求,使潘老师取得了出色的业绩,2007年所教高三毕业班有13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多名学生在省市、国家、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自己也在南昌市中小学第五届园丁杯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曾被评为南昌市优秀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参与多个省级、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有7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曾文萍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中学一级教师,教研组长。在课题研究中,能刻苦专研聋校教材,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针对聋生的生理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能驾驭教材,突破教材,在我校今年的毕业班兼任数学和英语教学,取得了七名学生获得8份录取通知书的骄人成绩。努力使聋生掌握各种语言形式,克服听力损失带来的各种障碍,为回归社会创造有利条件。率先在全省聋教育中采用普通学校的教材进行教学,使聋校语文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同步,极大的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层次,为他们完全融入主流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以来,参与了多项南昌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关于聋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编号:A—2)、《聋生语文学习障碍及对策的研究》(编号:E—47),参与省级课题研究:《聋校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研究》 (编号: JXZJJG-07-102)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南昌市教育局机关大楼(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B座21楼,邮编330038)
办公室
综合协调并办理局重要政务和事务;负责文件运转和局机关财务及后勤管理工作;负责局长办公会和综合性会议及重大活动的组织安排;负责重要事项的督查督办;负责文秘、信息、提案、印鉴、文书档案、保密,以及其他需要综合协调办理的工作;负责管理并指导协调全市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负责教育系统招商引资工作。
宣传教育处(语言文字工作处)(简称:宣教处)
负责全市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拟订并实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计划;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教育系统的广播电视函授等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组织起草综合性的地方教育法规和规章;审查教育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承担教育系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承办市级教育行政有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组织实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规政策,指导全市推广普通话和负责普通话测试工作;组织培训普通话师资和地方语言文字工作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标准应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组织人事处(南昌市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人事处)
负责局党委会的组织安排,办理局重要党务;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学校(单位)的党建党群、年度考核、计划生育、统战、群众团体、离退休干部管理等工作;负责全市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与培养;负责全市教师资格认定、表彰奖励、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劳动工资、福利待遇、机构编制等工作;协调指导市级教育社团有关工作;规划与组织中小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负责市委授权管理的直属学校(单位)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和领导干部的考察、选拔作用等工作,配合市委有关部门做好电大南昌分校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和领导干部的考察、选拔任用等工作;抓好直属学校(单位)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劳动工资政策,负责直属学校(单位)教职工编制的日常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市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计划财务(审计)处(简称:计财处)
负责制定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负责全市教育信息统计与分析工作;拟定我市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的地方性政策,负责教育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负责教育基建专款的调拨和管理工作;编制、执行和审查教育经费预算和决算;统筹管理捐赠援助款项;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制定和执行学校收费项目、标准及管理办法;负责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基建房产管理处(简称:基建处)
编制全市教育系统基本建设计划;制定、实施全市校园建设总体目标;负责直属学校校园规划的编制、修订及实施;指导、监督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基建和危房改造工作;负责教育系统房产管理和房改工作;负责全市中小学网点布局规划的编制、修正及实施;指导全市中小学节能减排工作。
义务教育工作处(南昌市托幼工作办公室)(简称:义教处)统筹管理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发展改革的基本教育教学文件,管理和指导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负责全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教材的选用和征订,做好义务教育中小学地方教材的编写组织和报审工作;负责市本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名工作;牵头承办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指导、协调县(区)小学招生工作,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学籍管理和毕业证书核发工作;负责中小学校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外活动教育等教育工作。
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处(简称:普高处)
统筹管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高中教育发展改革的基本教学文件,管理和指导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负责全市高中教育教材的选用和征订,做好高中教育地方教材的编写组织和报审工作;负责市本级高中教育学校更名的审核、申报工作;负责全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牵头承办普通高中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做好高中教育学校学籍管理和毕业证书核发工作;负责全市各类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负责民办学校(除幼儿园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外)办学许可证的审批,牵头组织民办教育的年度督导评估、财务审计、教师备案及办学许可证年检工作,指导民办教育协会工作;受理、协调部门对复杂审批事项和联合审批事项的办理和服务;承担省教育厅安排的民族教育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简称:职成处)
统筹管理全市普通及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技工学校的学历教育、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和学籍管理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中等教育的教学指导文件,研究拟订教育教学评估标准;负责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的选用和征订,审定职教专业设置,组织直属中等职业学校技术等级考核;负责市本级中等职业学校更名的审核、申报工作;指导市属高校、中等师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社区教育工作,指导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处(简称:思政处) 指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德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规划及年度计划;培训和管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负责全市学校德育大型活动的筹划、组织;负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调研、检查、考核和奖励,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负责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网络和德育基地、德育教材的建设;负责中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负责直属学校(单位)共青团工作和志愿者工作;协调文明创建工作。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简称:体艺处)规划并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卫生健康、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制定有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组织大中学校及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体育竞赛和艺术教育等交流活动,以及全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疾病预防工作;负责中小学校科技、劳动、计算机等教育工作;负责有关的专业教材建设和专业师资培训;负责防震减灾教育及演练;指导并协调学校国防教育和大中学生军训工作;负责爱国卫生工作。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处(简称:安稳处)统筹协调校园安全稳定信访工作,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协调处置安全稳定重大事件;负责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国家安全、消防安全、禁毒、“扫黄扫非”工作;检查指导全市教育系统综治、信访工作。
南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对全市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下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督导;研究拟订教育评估标准;对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对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负责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
机关党总支部负责局机关的党群工作。
纪检组(监察室)为中共南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南昌市监察局)的派驻机构。
南昌市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昌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昌市语言文字办公室
南昌市中等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昌市教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南昌市勤工俭学办公室、南昌市教工庐山疗养所、南昌市学校卫生保健所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江西省2014年各地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安排:
宜春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4月、12月初
(网上报名时间:3月11日至3月31日12:00截止,现场确认、缴费、领准考证:4月11日8:30至4:00,地址:宜春市宜阳大厦西座1519室。测试时间及地点:4月13日,宜春中学科技信息楼三楼。测试站所在单位:宜春市教育局教研室内)
上饶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 测试时间为2014年3月
(网上报名时间:3月12日至3月20日24:00截止,现场确认、缴费时间:3月22、23日。考试时间:3月底。
具体通知见:上饶教育网。测试站所在单位:上饶市教育局)
赣州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3月、6月、9月、12月
(3月份报名时间:3月17日、18日,现场确认时间:3月27、28日,考试时间:3月29、30日;
6月份报名时间:6月5、6日,现场确认时间:6月12、13日,考试时间:6月14、15日。具体通知见赣州市教育网
测试站所在单位:赣州市教育局)
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时间为2014年4月1日
(网上报名时间:2014年3月14日至18日,现场确认3月25至27日。详见网站首页临时公告内关于2014年4月考试安排的通知)
新余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 测试时间为2014年3月、11月
(测试报名、考试时间待定,测试站所在单位:新余市教研室)
南昌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4、5月
(测试报名、考试时间待定,测试站所在单位:南昌市教育局)
吉安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4月、11月
(测试报名、考试时间待定,测试站所在单位:吉安市教育局)
萍乡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4月、11月
(测试报名、考试时间待定,测试站所在单位:萍乡市教育局教研室内)
景德镇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5月、11月
(测试报名、考试时间待定,测试站所在单位:景德镇市教育局教研室内,)
鹰潭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3月底、8月中旬、11月
(测试报名、考试时间待定,测试站所在单位:鹰潭市教育局,)
抚州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3月底、12月
(测试报名、考试时间待定,测试站所在单位:抚州市教育局,)
九江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测试时间为2014年3月、5月、7月、11月
(2月份(年后)报名,3月份培训、测试;4月份报名,5月份培训、测试;6月份报名,暑期培训、测试;10月份报名,11月份培训、测试。
其他临时增设的任务,具体时间段按实际情况定。每次测试的具体日期以九江教育网公布信息为准。 )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在市教育局的扶持下,学校加大了对育人环境、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建设的投入。 据南昌市教研室统计发布的数据表明,1998年以来,南昌十六中已连续7年高考成绩呈稳步攀升的态势,在同类学校中稳居前3位。特别是在近几年高考中,高考上线率、省专以上上线率、本科(理)以上上线率、理科学科平均分、语文、理综总平均分一直遥遥领先,2004年高考升学率达94%,取得了二本、三本上线率在市属12所完中排名第二、第三的好成绩。其中理科语文平均分列第二名,理科数学、英语、综合及文科语文平均分列第三名好成绩;2005年,有4位同学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2006年,学校成为全市完成高考任务的九所学校之一,六项指标均列同类学校第一,获市教育局颁发的目标管理奖;2007年,首届临川班顺利毕业,有86人录取二本大学,236人升入高等院校。同年,中考也取得优异成绩,初三国家英语课题实验班有29位同学升入省重点中学,占全班人数的59.6%;2008年高考仅一本上线人数就达4人,二本上线人数51人。